2.較少見的不良反應有疲倦?頭痛?失眠?食欲減退?惡心?嘔吐?輕度腹瀉?便秘等,并可致紅細胞?白細胞及血紅蛋白下降。
2.對診斷的干擾:口服本品后引起血膽紅素增高者可高達25%。
3.盡早用藥,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病初3日內給藥一般有效。
4.長期或大劑量服用對肝功能、血象有不良反應。
5.本品不宜用于未經(jīng)實驗室確診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。
6.大劑量可引起血紅蛋白含量下降。
2.本品并不改變病毒吸附、侵入和脫殼,也不誘導干擾素的產(chǎn)生。
3.藥物進入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后迅速磷酸化,其產(chǎn)物作為病毒合成酶的競爭性抑制劑,抑制肌苷單磷酸脫氫酶、流感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鳥苷轉移酶,從而引起細胞內鳥苷三磷酸的減少,損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,使病毒的復制與傳播受抑,對呼吸道合胞病毒也可能具免疫作用及中和抗體作用。
7.動物實驗發(fā)現(xiàn)本品可誘發(fā)乳房、胰腺、垂體和腎上腺良性腫瘤,但對人體的致癌性并未肯定。
8.藥物對倉鼠等動物可引起頭顱、腭、眼、頜、骨骼和胃腸道的畸形,子代成活減少,但靈長類動物實驗并未發(fā)現(xiàn)藥物對胎仔的影響。
9.給予小鼠、大鼠和猴口服利巴韋林,劑量分別為30、36和120mg/kg或持續(xù)4周以上(相當于人用劑量:給予體重為5kg的兒童4.8、12.3和111.4mg/kg,或者體重為60kg成人2.5、5.1和40mg/kg),出現(xiàn)心臟損傷。
2.口服后1.5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,血藥峰濃度(Cmax)約1~2mg/L,小兒每日以面罩吸藥2.5小時共3天,平均血藥峰濃度(Cmax)為0.2mg/L;每日吸藥20小時共5天,平均血藥峰濃度(Cmax)為1.7mg/L,與血漿蛋白幾乎不結合,藥物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濃度大多高于血藥濃度。
3.藥物能進入紅細胞內,且蓄積量大。
4.長期用藥后腦脊液內藥物濃度可達同時期血藥濃度的67%。
5.本品可透過胎盤,也能進入乳汁。在肝內代謝。
6.血藥消除半衰期(t1/2b)約為0.5~2小時。
7.本品主要經(jīng)腎排泄,72~80小時尿排泄率為30%~55%。72小時糞便排泄率約1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