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射用醋酸奧曲肽
生奧定
國藥準字H20060171
化學藥品
上海第一生化藥業(yè)有限公司(國產)
處方藥
本品主要成份為:醋酸奧曲肽。
1. 肝硬化所致食道-胃靜脈曲張出血的緊急治療,與特殊治療(如內窺鏡硬化劑治療)合用。2. 預防胰腺術后并發(fā)癥。3. 緩解與胃腸內分泌腫瘤有關的癥狀和體征,有證據顯示,本品對下列腫瘤有效:具類癌綜合癥的類癌瘤;VIP瘤;胰高糖素瘤。本品對下列腫瘤的有效率約為50%(至今應用本品治療的病例有限):胃泌素瘤/Zollinger-Ellison綜合癥. 胰島瘤. 生長激素釋放因子瘤。4. 經手術. 放射治療或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治療失敗的肢端肥大癥患者,可控制癥狀,降低生長激素(GH)及生長素介質C的濃度。也適用于不能或不愿手術的肢端肥大癥患者,以及放射治療尚未生效的間歇期患者。
0.1mg(按奧曲肽計)
1. 注射局部反應,包括疼痛,注射部位針剌或燒灼感,伴紅腫。這些現象極少超過15分鐘。注射前使藥液達室溫,則可減少局部不適。2. 胃腸道反應,包括食欲不振. 惡心. 嘔吐. 痙攣性腹痛. 脹氣. 稀便. 腹瀉及脂肪痢。在罕見的病例中,胃腸道反應可類似急性腸梗阻伴進行性嚴重上腹痛. 腹部觸痛. 肌緊張和腹脹。3. 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膽結石的形成。4. 由于本品可抑制GH. 胰高糖素和胰島素的釋放,故本品可能引起血糖調節(jié)紊亂。由于可降低患者餐后糖耐量,少數長期給藥者可引致持續(xù)的高血糖癥,曾觀察到低血糖的出現。5. 其他、少數報道出現急性胰腺炎,停藥后可逐漸消失;罕見情況下,曾報道醋酸奧曲肽治療引起患者脫發(fā);長期應用本品且發(fā)生膽結石者也可能出現胰腺炎;個別患者發(fā)生肝功能失調,包括緩慢發(fā)生的高膽紅素血癥伴堿性磷酸酶. γ-谷氨酰轉移酶和轉氨酶輕度增高。
1.食道-胃靜脈曲張出血。持續(xù)靜脈滴注0.025毫克/小時。最多治療5天,可用生理鹽水稀釋或葡萄糖液稀釋。|2.預防胰腺術后的并發(fā)癥。0.1毫克皮下注射,每天3次,持續(xù)治療7天,首次注射應在手術前至少1小時進行。|3.胃腸胰內分泌腫瘤。初始劑量為0.05毫克皮下注射,每天一至二次,然后根據耐受性和療效可逐漸增加劑量至0.2毫克,每天三次。|4.肢端肥大癥。初始量為0.05~0.1毫克皮下注射,每8小時一次,然后根據對循環(huán)GH濃度. 臨床反應及耐受性的每月評估而調整劑量。多數患者的最適劑量為0.2~0.3毫克/天,最大劑量不應超過1.5毫克/天。在監(jiān)測血漿GH水平的指導下治療數月后可酌情減量。本品治療1個月后,若GH濃度無下降. 臨床癥狀無改善,則應考慮停藥。
對奧曲肽或本品中任一賦形劑過敏者禁用。
1. 由于分泌GH的垂體腫瘤有時可能擴散而引起嚴重的并發(fā)癥,故應仔細觀察患者,若有腫瘤擴散的跡象,則應考慮轉換其它治療。2. 長期使用,應每隔6~12個月作膽囊超聲波檢查。3.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或已患糖尿病患者,應密切監(jiān)測血糖水平。4. 對接受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,給予本品后,其胰島素用量可能減少。5. 避免短期內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。6. 在治療胃腸胰內分泌腫瘤時,偶爾發(fā)生癥狀失控而致嚴重癥狀迅速復發(fā)。
尚無使用經驗,僅在絕對需要的情況下使用。
本品用于兒童的經驗有限。
尚無證據表明,老年患者對本品的耐受性有所下降,故使用本品不須減少劑量。
本品可降低腸道對環(huán)孢素的吸收,使西咪替丁的吸收延遲。
其立體構型與賴氨酸相似,能競爭性阻抑纖溶酶原吸附在纖維蛋白網上,保護纖維蛋白不被纖溶酶降解而達到止血作用。
該藥口服吸收很差,皮下和靜脈給藥,可迅速和完全吸收。皮下注射,30分鐘血漿濃度達到峰值,其消除半衰期為100分鐘。靜脈注射后,4分鐘達到峰值,其消除呈雙相性,半衰期分別為10分鐘和90分鐘。藥物的分布容積為6升,總體廓清率為160毫升/分,血漿蛋白結合率達65%。
密封。
24個月